大明嫡长子_第20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03节 (第2/3页)

若要成功,将帅、骑兵、钱粮,这都是可以做到的。只不过骑兵极贵,需要分几年时间积攒。

    ??然而除了事情本身的利弊之外,还有做事的人……他的个人得失。

    ??说开来,复套这项国策,不理解的人还是多。如果内阁在此时依然‘纵容’皇帝,那么由此而来的非议、批评甚至弹劾也会非常多。

    ??刘健眉头锁得极深,这是进退一步就天上地下的区别。

    ??“宾之已经听完了陛下的理由?”

    ??李东阳摆摆手,“不必提陛下,我是为阁老而来。陛下对此国策态度非常坚决,如果阁老依然如上次西北用兵一般,那么必定是结局难料了。”

    ??“态度坚决?难道杨应宁(杨一清字)的捷报已经到了京师?”

    ??“这倒是没有。”

    ??李东阳知道,这就是皇帝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缘由。如果打败了,那没什么好说的,皇帝的威信必然有所下降,吞下失败的苦果安稳几年吧。且上奏复套的杨一清也难以脱罪。

    ??但如果成功就不一样了,当今圣上在当皇太子时就已经十分有威望,如今再有军功傍身,满朝之中,谁能挡他?

    ??所以李东阳要来规劝刘健,

    ??“那么就要看杨应宁的消息了。”刘健笑得惨然,“也不知是谁所教。陛下于朝堂所争之事从来都是有备而来,若真是西北大胜,老夫这首揆之名就要落到宾之身上了。”

    ??李东阳脸色大变,“阁老!何必如此?!”

    ??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无非也就是把这条命献给大明就是。”刘健自小刚直,他原来在翰林院就有个刘木头的称号,“历朝历代,可有定穷兵黩武之国策的?况且大明早已不复太祖、太宗之盛象,如此不惜民力,我辈岂有不劝之理?以陛下之龄,徐徐图之又能如何?何必如此冒险?一旦遇阻,则天下大乱、民不聊生,你我之臣,难道不是愧对太祖太宗,愧对天下万民?”

    ??“命随年欲尽,身与世俱忘。无复屠苏梦,挑灯夜未央。”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而在千牛堡之外,

    ??随风舞动的明军踏雪而行,他们这一路竟然追到了长城。在这一段长城之北,就是河套!

    ??第二百三十二章 扣屎盆子

    ??月余时间的赶路,王守仁终于在三月中旬抵达京师,按照规定流程去吏部报了名之后,他便想到了在京师里的一位老师,

    ??不过站在王鏊的府前思量许久,王守仁决定还是不要进去了。

    ??虽说这有些没顾上守溪先生对他的一番恩情,不过他要拜访的这人担任的是吏部尚书,还兼有帝师之名,深得皇帝信任。此时上门拜访,总归是有跑官、求官之嫌。

    ??七年龙场,他已不是当初的王守仁。

    ??不过他不去招惹王鏊,宫里的公公却来招惹他。

    ??皇帝算着他进京的日子,就是要召见他。

    ??名义都想好了,还是他的父亲王华。

    ??“还未请教公公名讳。”王守仁彬彬有礼,并不因为对方是个阉人就刻意疏离。

    ??“王主事不必多礼,咱家姓尤。”

    ??“尤公公好。”

    ??尤址较当初在山东的时候清瘦了许多,他其实没刘瑾年纪那么大,也就刚四十。

    ??王守仁进宫的路上总是觉得忐忑,他才到京师,刚办完事,宫里的人就来了,岂不是说明有人在盯着他嘛?

    ??可他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,有什么好盯的。哪怕是他爹,此时也已经在南京领一闲职了。

    ??“尤公公。”

    ??走在身旁的尤址微微低头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