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_第26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69节 (第2/3页)

耻已极。且聚众闹事,强闯官府,目无法纪。其中多数更为朝廷纳取的举人、秀才,圣人之书长读,但心中无君臣之念,眼中无朝廷法纪,若取此类人入朝为官,能解君之忧否?因此,自黄思过、李旻等人以下,皆革去功名,终身不录!同姓亲族,俱照施行!”

    ??这道口谕出来,李东阳和谢迁都听懵了。

    ??别的不说,最起码明天的早朝还没有讨论,即便不是早朝,朝中各部也都没发表意见,皇上怎么能在这个傍晚,就把这么大的事情给定了呢!

    ??而且,事情原委如何,如今就是靠着这一封奏报,仅仅如此,就要革去几百人的功名,这是不是有些草率?!

    ??大明朝至今也没有集体革过这么多人的功名啊!

    ??“陛下!”李东阳实在是有些不能接受,“此事干系重大,几百人的功名一旦革去,举国震惊,臣以为,即便真的如此,也当核实之后再发圣旨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招了招手,

    ??刘瑾很懂,去御案上把那几页纸拿到李东阳和谢迁的面前。

    ??“这是给司礼监的急递。朕看了,和王琼所奏相差无二。所以事情属实,应当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??“那……那若是明日早朝,有臣子上奏,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??朱厚照不为所动,“他奏他的,朕发朕的。不管奏什么,朕就是一个回答,如何处置朕已经定了。难道朕不能定吗?”

    ??“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,臣只是觉得,朝堂大事最好还是共议之后,再做决断。”

    ??“朕的意思,李阁老为什么就是不懂?这件事朕已经议累了,朕也不指望说服任何人了。朝廷的精力、朕的精力不能够都放在嘴皮子上,浙江的人还急等着呢。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,要是谁觉得朕定不了,请他过来当面说。”

    ??李东阳和谢迁觉察到一丝不对,皇帝这样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到了固执的份上。可皇帝以往并不是这样的人。所以看来是这件事情本身。也就是说,谁也无法扭转圣意了。

    ??到了第二天早朝,

    ??就如同李东阳说的那样,各部官员都开始上疏,他们在御前吵得不亦乐乎,说什么的都有,甚至有哭着和皇帝说,真要这样干,大明就完了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??但朱厚照不为所动,他只想说出那句话: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

    ??在奉天门听他们吵了半天,石板上也跪了十几位大臣,其中还有红袍的大官。直到最后朱厚照站了起来,面色冷峻,只有一句话,“此次涉事士子皆革功名,无伤一人性命。但自今日起,再有阻挠国策者,朕必杀之!”

    ??什么是非对错,朱厚照全都不听了,反对者加码,他也加码,什么叫决心?这叫决心!反正几百人的功名都敢革,你看敢不敢割你的脑袋!

    ??不过也真是有愣头青,

    ??毕竟浙江这件事的确很大,大明朝有些文官也真不是被吓大的,的确有一人手执笏板,朗声奏道:“臣杨归儒领死!浙江之事,所涉甚广,陛下轻率抉择,固用重典,已失仁君风范!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,且缓行开海之事,以利长久!”

    ??朱厚照不想听,侧身向后走,但走出没两步就有个不重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??“拖出去斩了。”

    ??第三百零五章 帝王无情

    ??朱厚照从来都不是一个残暴的人,至少他自己认为不是。他有现代人对生命起码的尊重,所以他限制锦衣卫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。

    ??其实《皇明宝训》里有明言:元以宽仁失天下,失在太宽。昔秦失于暴,汉兴济之以宽,以宽济猛,是为得之。今元朝失之于宽,故朕济之以猛,宽猛相济,惟务适宜尔。

    ??这里的宽,不是指对百姓宽,而是对官员宽。

    ??但朱厚照限制锦衣卫,说起来也可以讲是违背祖训。这怎么就没人说道呢?

    ??除了酷刑,像前些年和他作对的吴宽、程敏政这些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