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_第518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18节 (第2/3页)

瑾的陕西同乡,刘瑾后来招揽他,他推辞不受,现在就当个国子监博士,分管国子监教学。

    ??前七子除了王廷相,其他六人都在京师,名气很大,同样的,当起官来也真是‘难兄难弟’。

    ??既然如此,那么就只能相互安慰了,现在李梦阳这个领军人物回京,又有边贡亲自安排主持,一场‘己巳六子书’的文会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。

    ??所谓己巳,对应的是天干地支中的正德四年。

    ??六子,自然就是他们六人。

    ??原来的前七子变为六子——还是文人心思作祟,毕竟王廷相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他们六人相聚,那可不是为了为‘前七子’正名,以此来和王廷相扯上关系的。

    ??如此一来,正德四年的这个秋末,京师里忽然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??毕竟这六人聚集,虽说不是显赫朝官,但都带着官身。

    ??不当官的百姓,羡慕他们的身份;当了官又没当大官的人呢,仰慕他们的才名,甚至还有一些名家子弟也要凑一凑热闹,刷个存在感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“一个李梦阳,就能让京师众多文人才子趋之若鹜,这么看起来,以往朕还是小瞧了他们?”

    ??朱厚照是从王芷的口中得知这个己巳六子书。

    ??而王芷则是被邀请到天上人间这处御园之中的。

    ??隔段时间,皇帝能听听京里发生的大事,其实也是一种消遣。

    ??王芷虽是女子,也有才情,平日里练得一手好字,对于这种文会也是比较欢迎的。

    ??“非是陛下小瞧,与天子相比,他们六人合在一起也不及陛下万一。”

    ??“那不一样。”朱厚照背着手,悠哉悠哉的在花园里走,“术业有专攻,朕可写不出《秋望》这样的诗词。”

    ??“陛下也知李梦阳诗词?”

    ??“闻道朔方多勇略,只今谁是郭汾阳。他这首战场诗写的还是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??弘治年间,因为鞑靼入寇,李梦阳奉旨出使前线,路途之中作此诗。所谓郭汾阳,指的是唐代名将郭子仪,他曾任朔方节度使,以功封汾阳郡王。

    ??所以这句诗便是在呼唤大明的郭子仪。

    ??朱厚照再孤陋寡闻,也还是读过的。

    ??王芷眼中闪烁着色彩,“听闻这次,乃是因陛下怒斥刘瑾而起。李梦阳一入京,便振奋于陛下决然拒内侍诱引,由此有那一句:天下有如此有德之君,竟还有宁夏安王反叛之事,诚然为千古笑话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脸皮也是厚的,一点儿都不红,“文人说话就是喜欢夸张。放在千百年间来看,安王反叛不过小事一桩,哪里当得起千古笑话。”

    ??王芷则用了几分认真,“当世之人是为陛下鸣不平。芷儿到是觉得,正德之年有君主如此,可文坛之上若无大才可配,那便是读书人丢脸了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哈哈大笑,“罢了,罢了。叫他们说去吧,看看最后能有什么千古文章流传后世。”

    ??“定然是有的。等到官军押着安逆进京,陛下正可用此文章以对天下万民。”

    ??这某种程度上涉及到政治了。

    ??具体的说就是舆论。

    ??朱厚照浅浅笑了一下,这桩事来得倒也是凑巧。

    ??两千年封建王朝,从来都是读书人写的历史,老百姓占不得几句话的。李梦阳这个文坛领袖若真有心撺掇起这样的事情,其实可以好好利用一番。

    ??目的就是为了宗藩之事。

    ??宗藩之事之所以皇帝难以处理,就是因为它是国事,但也是家事,家国不分,祖制难违,弄得历代帝王都只能‘隔靴搔痒’,稍有手段的嘉靖皇帝偏偏自己就是藩王出身,所以也下不得死手。

    ??说到底,龙子龙孙就是不一样的,这本身也是朱厚照作为皇帝合法性的一部分。挑出这些人来随意打杀,显得皇帝残忍嗜亲,六亲不认。

    ??别的不说,带有血缘关系的人,你都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