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_第63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30节 (第2/3页)

朱厚照虽然杀过不少人,但亲自看到脑袋从脖子上滚落下来的次数还是不多,鲜血喷洒了一地,多少带着些血腥。

    ??不过他的面容没有丝毫变化,所谓的强大的时代、铁血的时代从来都不是嘻嘻哈哈就能达到的。

    ??皇帝身穿冕服,在他之下众臣依次排列,场面恢弘,气氛严肃,斩了这三个脑袋以后,天子宣布道:“今日,朕以此鲜血祭奠战死的将士,告慰他们的灵魂!竖匾!”

    ??随着他的命令,烈士碑两侧各有一个匾额被揭开,它们是被四根石柱固定的。

    ??左边是四个字:英灵永在。

    ??右边也是四个字:永镇山河。

    ??天子以这种肃穆到极致的方式告诉天下人,为国战死并非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??而这里终将成为这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。

    ??那日仪式之后,仍然会有人时不时的来到这里。

    ??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,要么是老妇带着孙子,要么是妻子带着儿女,他们手捧鲜花,到这里放下,说上几句话,然后离开。

    ??每日都是这样,可能来的人不一样,但没有哪一天是鲜花不更新的。

    ??不过有一天有些特别,因为烈士碑前来了一队人马,轿子光鲜亮丽,一看就不是寻常之人。

    ??百姓们不敢靠近,只敢远远看着。

    ??杨一清虽然年纪已经大了,但到这里他不该继续坐轿,所以每一层阶梯都是他自己爬上去的,边上只有他的儿子杨质庵扶着他。

    ??杨一清没有家人在朝为官、更没有人从军。

    ??这一趟他是为了纪念自己当初的好友。

    ??他曾任三边总督,也是与鞑靼打过仗的,手底下曾有一参将名为左和,曾经救过他的命,但最后不幸战死。

    ??杨一清无比虔诚,他在碑前自言自语的说:“左兄为国殒命,幸得圣天子在朝,有此碑,望左兄能在九泉之下含笑。”

    ??说完以后他叩首再拜。

    ??临走时,望着一个一个登梯祭拜的人,杨一清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??天子此事行的方正,虽然营造石碑费了不少钱财,不过能让那么多人在此心怀忧思,也算是一桩功德事。

    ??为国战死被上上下下的人所纪念,当然会更加激发前线将士的士气,同时有天子主持,这也是一种荣耀。

    ??大明百年来的以文抑武,似乎已经不存在了。

    ??杨一清自己都能感觉到,因为皇帝的支持,不少勋贵现在也开始重温‘旧日时光’了,他们一手拿着从海贸上分得的银子,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一手安排家中子弟进入军中,赢得战功。

    ??而在朝堂之上,以成国公为首,又支持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军事活动。此外,像新封靖虏侯、平海伯和威宁伯这都是在朝堂上能发出声音的勋贵。

    ??正德十年的气氛,已经和当初完完全全的不一样。

    ??“阁老,回府还是去内阁?”

    ??“去内阁吧。”

    ??“是。”

    ??杨一清越来越明白了,天子是又要文治、又要武功,文治方面自然是百业兴旺,武功则仍不止于目前的疆界,这其中的纽带就是先前提到的产业二字。

    ??到内阁的时候,关于这两个字的会议正在进行之中。

    ??他从门外径直走进去,见到众人迎接他,他直接摆摆手,“继续。”

    ??是少府顾人仪在讲,他说:“……发展产业无非是三个环节,种植、制造、售卖。前两个都好说,棉花不够可以买,工厂不够大,少府可以出资扩建,关键在于一定要能卖出去。将来,我等与陛下禀报,这肯定也是其中的关键点。”

    ??“顾少府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??“在下已经命人试制了棉布,在内陆虽说商业氛围不浓,不过几个大城仍然有一定需求,再者,在下以为能否向陛下申请,将棉布列在此次西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