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娘她戏多嘴甜_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66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664节 (第1/2页)

皇上沉着脸,靠着椅背,没有说话。
  霍以骁坐在边上,慢条细理吃茶。
  如此气氛,近来很是难得,一时之间,吴公公不知道该说是颇为怀念,还是应对经验丰富。
  其实,皇上与殿下并不是起了什么言语上的冲突,只是在政务处置上,看法略有不同。
  父子两个人,轻易说服不了对方,只能暂且收兵。
  当然,收兵后也没有闲着。
  不管是沉着脸的,还是那喝茶的,脑海里一定是盘算着,还有多少种理由能给己方添砖加瓦。
  外头,有内侍通传了一声。
  漱玉宫那儿做了汤圆送过来了。
  吴公公请示了皇上,赶紧取了进来。
  食盒打开,糖桂花的香气溢出来,一下子就破开了御书房里的沉闷。
  吴公公笑着道:“太子妃做汤圆,真的香。”
  皇上拿着勺,尝了一口,问道:“她今儿怎么想到做这个了?”
  “暄仔媳妇儿想学,”霍以骁道,“阿宴就请她进宫来,和成安一块,做着玩儿。”
  皇上又咬了一口:“成安还是很念着朕的。”
  霍以骁哼笑了声。
  成安那点手艺,他就不揭她的老底了。
  许是嘴里有了甜味,先前那产生矛盾的政务,皇上也没有那么烦闷了。
  “北境三关增兵,”皇上顿了顿,道,“朕还是觉得不妥当。”
  这些年,鞑靼虽有犯境,但次次铩羽而归。
  刚过去的这两个冬天,三关内外皆是大雪覆盖,关内甚至造成了雪患。
  雪情带来了危机,却也带来了融雪后水源充足、牧草疯长,据前头回报,鞑靼在这个春夏,人和畜牧,都有充足的粮食。
  按鞑靼历来的习惯,这个时候,他们不会轻易南下。
  以关口上如今的驻兵来说,够用了。
  霍以骁不是不懂皇上的想法,或者说,从常规状况来看,皇上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  而他坚持增兵,仅仅是因为,离温宴梦中,鞑靼的那场奇袭不远了。
  鞑靼突然犯境,连下两关,才被依仗着天险的封玉关拦下,烽火次第,朝野震动。
  因为,朝廷从来没有被鞑靼一口气占过这么大的便宜,因为,作为阻挡鞑靼第一关的定门关,被捶开了一个大口子。
  当然,不是梦中的现在,定门关那道大口子已经被堵到了,即便鞑靼南下,也别想取得那样的成效。
  但是,防还是得防。
  防备的同时,若能反咬鞑靼一口,损了他们的元气,让他们在之后数年内无力南下,也能让这两年因雪情而疲惫的永平府喘一口气。
  否则,自家一面调养生息,一面还得记挂着不远的三关,着实累人。
  只不过,“鞑靼肯定会来”这种话,霍以骁是不能直接与皇上说的。
  办法,他其实是想好了的。
  “倒也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增兵,”霍以骁道,“不止是京郊的几个卫所,中原的各大营中,平日操练,从不懈怠。
  兵士们能骑马射箭,布阵练得也不错,可他们操练数年,都没有离开过驻地。
  不去北关见见风雪,也不去西关吹吹黄沙,真到要他们上阵的时候,他们能做什么?
  还是,您把他们留在各自驻地,等着他们脚底下开战?
  那我以为,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五年十年里,要找个想不开举兵造反的,还真挺难。”
  皇上绷着脸。
  损和夸各占一半。
  算了,他就只听夸的那一半吧。
  至于以骁说的让兵士们长见识,多少也有道理。
  朝廷的疆土太大了,各地气候相去甚远,将士们难免会有水土不服。
  国库没有那么吃紧的现在,拨一部分军需,让卫所驻军去北境、西关操练两月,未尝不可。
  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