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都是我的,你也是我的 (第2/4页)
无所谓,这个任务中,他就当定拉仇恨的人了。 进了房间,吴忻挥了挥手,让迪莉雅他们去门外戒备,他原本以为要和女牧师解释一下。 没想到迪莉雅相当合作地就把房间留给他们两个了,迪莉雅对于吴忻的节操没什么信心,但是她已经清醒了那么久,自然也看出来这个梅萨迪尔其实就是对付她和吴忻的人。 吴忻找梅萨迪尔当然不是有什么喜闻乐见的活动,他倒是想,但是这个女人太危险了。 没有利益捆绑什么的确保她的顺从,他也不敢上啊。 不过既然敢和如此强大的欺愚者独处,他也是有点把握的。 不是那种互相投鼠忌器,都用不上的把柄,吴忻猜出了对方的真正跟脚。 “虽然死了个倒霉的丈夫,但是梅萨迪尔小姐想来不难找到更好的伴侣,是不是啊,隐士阁下?”吴忻的话让梅萨迪尔脸色铁青,可是她也没有否认,毕竟刚刚吴忻就在她耳边用希伯来语说了“隐士”这个词,她才任由吴忻把他拉近了这个房间。 知道否认是没有意义的,这种事情也不会是什么巧合。 梅萨迪尔解下让她难受的面罩,认真地看着吴忻:“你和我们打过交道?” 在主位面,峋山隐修会这个组织已经潜伏得很深了。 吴忻只是因为拉迪斯劳斯的关系,才能轻易地和一个隐士打交道。 而相比吴忻所处的主位面,这个位面的峋山隐修会已经多隐藏了数百年。 他们组织得更严密,规则更严酷,力量也几何级数得扩大,有了极多的资源和人力。 外人已经不可能和隐士直接打交道了,除了公开负责交易的一个隐士以外。 即使梅萨迪尔的几个部下,也只有一个知道她是“隐士”。 即使有隐士在为强大的君主效力,也会掩饰自己的身份,如何组织团队,这是血与泪的教训中萃取出的知识,最宝贵的知识。 吴忻不置可否,他是通过对方说能够把方尖碑运会旧大陆,猜出了她的跟脚。 这个交易可不是那么轻描淡写的,其中风险和利益不是一个埃及南部的贝伊能够操作的,一个间谍更加做不到这一点。 法兰西背景和英格兰背景,都无法做到这一点。 必须能够同时在两方都有极强的人脉,才能在埃及和地中海上都畅通无阻,再加上会买方尖碑的只能是强国的官方行为。 不是说私人收藏家不愿意收藏这样的东西,但这几十米高的方尖碑只有放在开放的广场上,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,夸耀国家的荣耀和强盛,因此也只有能用得上它的势力才会出合适的价格。 而且仅仅是交换金钱也太不值得了,如此长的旅途,运输这么巨大昂贵的东西,必须有更加宝贵的好处。 只有人脉最广的组织,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,而且能交换到金钱以外的好处。 这么一番下来,梅萨迪尔的背景范围就大大缩小了。 而且吴忻已经让维尔福乘着葬礼的混乱探查了这里,虽然没有找到耶各的祭坛,她自身也是滴水不漏,但是维尔福还是发现了她的几个亲信侍女也可能是耶各的信徒。 她们的希伯来语《旧约》藏得不够小心。 “说说看,方尖碑如果运到伦敦或者维也纳,是不是能让议会或者皇帝批准你们建一个新的定居点?还是让你们在某座大城中定居?”吴忻抬手示意梅萨迪尔坐下,放松气氛,“我想了想,你还是不要回答我这个问题。这是你的事,就如同你正乘着这场战争发大财,还有重建以色列王国和所罗门王的圣殿一样,都是你的事。” 能够把方尖碑运去旧大陆,自然是打通了所有的人脉,这样的人脉当然需要时时刻刻的维护,维护也就是利用,利用就是维护。 法军被困在埃及,虽然能够大体上自给自足,但也肯定要想尽办法从母国获得物资和情报。 这就需要在英国人中有人脉,也熟悉陆地上,和奥斯曼帝国相关的走私网络。 而英国舰队虽然情况要好一些,肯定也需要有人帮他们刺探法军的真实情况。 这种高效情报组织,日后接过英国“盎格鲁-撒克逊帝国主义旗帜”的美利坚会有,但是如今的英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,他们需要再近东和中东生活了更久的势力。 这个组织,自然就是峋山隐修会了。 他们正在英法争霸中,快速汲取力量,不仅是金钱,还有情报,这些情报会让潜伏在巴黎和伦敦的“隐士”,在政治斗争中占尽先机。 “我们可没有计划要重建以色列王